环三基金会与福鼎绿眼睛环保协会等考察“鸟类熊猫”----黄嘴白鹭的繁殖地

02.jpeg

福鼎日屿岛是世界易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鸳全球第二大繁殖地。2021年7月18日,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会与福鼎市绿眼睛环保协会、宁德市摄影家协会、福鼎市观鸟协会、浙江省温州市绿眼睛环保协会联合开展黄嘴白鹭繁殖地科考活动。记录了17个黄嘴白鹭鸟巢群和40多只幼鸟,50多只成鸟,据初步估计,岛上黄嘴白鹭数量约有150只。

03.jpeg


04.jpeg

日屿岛是我市自然生态保护区,2017年纳入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会《自然生态保护计划》项目,日屿岛分布着黄嘴白鹭、黑尾鸥、黑枕燕鸥,及白头鹎、岩鹭、小白鹭、游隼、蓝矶鸫、褐翅燕鸥、金腰燕等10多种鸟类。当时易危物种黄嘴白鹭大约有30余只,日屿岛附近海域及湿地环境符合黄嘴白鹭的自然生存,对恢复全球黄嘴白鹭数量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06.jpeg


05.jpeg

黄嘴白鹭过去分布广泛,繁殖于辽东半岛、山东、福建及江苏的沿海岛屿。黄嘴白鹭属于易危物种,最大的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2005年初,福鼎市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协会在日屿岛发现300多只黄嘴白鹭,约占全球黄嘴白鹭总数的10%。2008年由于在岛上建灯塔,砍伐岛上灌木,严重破坏了岛上的生态环境,建灯塔后黄嘴白鹭只剩下30多只,后通过政府部门干预及协调,灯塔已停止运行,但岛上黄嘴白鹭数量仍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保护工作。

07.jpeg


08.jpeg

2017年,福建省环三都澳绿色发展基金会资助福鼎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协会实施《日屿岛自然生态保护计划》项目,一是重点开展日屿岛鸟类(特别是黄嘴白鹭)种群和数量的调查;二是日屿岛附近村庄宣传活动(周边学校专题讲座、码头、村庄安装宣传牌、宣传标语等);三是以保护日屿岛珍稀鸟类——黄嘴白鹭为契机,在福鼎全市掀起一轮生态保护专题巡回讲座和生态环保知识巡回展览活动;四是大力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和宣传工作;五是举办民间生态环保论坛;六是适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等。

09.jpeg


10.jpeg

目前,被视为“鸟类熊猫"的黄嘴白鹭,种群数量在全球不足2000只。每年的5月初开始,它们在日屿岛上繁殖,到6月下旬小鸟出壳,8月份陆续离开繁殖地,到周边浅水海域和湿地停歇觅食,9 月份开始南迁到越冬地,最晚一批到小雪时节才离开。

12.jpeg


11.jpeg

我们的船还未靠岸,就听到成千上百的的黑尾鸥、褐翅燕鸥欢快的叫喊声,海天之间,礁石之上,众多的黑尾鸥和黄嘴白鹭旁若无人的觅食、嬉戏、休憩,岩缝中鸟巢也是鳞次栉比,从上岛直至离开,黑尾鸥全程陪伴,向我们宣示着主权。整座岛屿布满了芦苇、无花果树和桑葚等植物,几十只黄嘴白鹭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高傲的站立在六十米外的灌木丛上,与我们远远对望。

14.jpeg


13.jpeg

日屿岛位于福鼎市沙埕港东南方16海里,岛屿面积0.055平方公里,海岛与世隔绝,岛上奇峰兀立,由于食物充足,远离人群,这里自古就是海鸟聚居的乐园。2008年福州海事处擅自上岛建立灯塔,黄嘴白鹭生存告急,国家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禁止灯塔导航使用,13年来,福鼎市人民政府对日屿岛黄嘴白鹭繁育地进行了封闭式保护,没有人为打扰的黄嘴白鹭、黑嘴燕鸥、黑尾鸥在岛上无忧无虑地繁育,种群进一步扩大,从2012年发现2只黄嘴白鹭飞回岛上,2015年黄嘴白鹭回来12只,2017年观测到18只,2018年27只,2019年37只,2020年观测到大约50只左右,到此次上岛观测到约150只,13年了,黄嘴白鹭终于回家。

17.jpeg


15.jpeg

岛上灯塔停运以后,减少人为上岛干扰,整个岛上生态相对来说都比以前灯塔运行时好很多,这也是吸引黄嘴白鹭重新回到岛上繁殖的原因,当地渔民对海岛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比较强,不会出现上岛干扰鸟类的行为,也会阻止外人上鸟。

16.jpeg


21.jpeg

作为福建省唯一以保护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日屿岛现已吸引10000余只鸟儿。生态专家认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易危、濒危鸟类,已成为福鼎乃至福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标志。

19.jpeg